久愧沟中断,常亲席上珍
出处:《送德基》
宋 · 李蟠
单阏多馀庆,清时得伟人。
德隆荀氏操,学慕孟轲醇。
久愧沟中断,常亲席上珍。
征帆忽西去,怅望宛溪滨。
德隆荀氏操,学慕孟轲醇。
久愧沟中断,常亲席上珍。
征帆忽西去,怅望宛溪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单阏:古代农历中的一个节气,此处指节日。馀庆:剩余的喜庆,引申为吉祥。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伟人:杰出的人物。
德隆:品德高尚。
荀氏操:荀况(荀子)的操守。
孟轲醇:孟子的醇厚学风。
愧:惭愧。
沟中断:比喻才能被埋没。
席上珍:宴席上的珍贵人才。
征帆:远行的船只。
宛溪滨:宛溪边,河流名。
翻译
在众多的节日中,增添了许多喜庆,清平盛世迎来了伟大的人物。他的品德如同荀家的高尚节操,学问追求孟子的淳厚纯正。
长久以来我感到惭愧,只能在宴席上欣赏你的才华。
如今你的船忽然向西驶去,我惆怅地望着宛溪河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蟠所作,名为《送德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不舍,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单阏多馀庆,清时得伟人。” 这两句开篇点明了被送别者的高尚品格和难得的清白时节。这里的“单阏”意指独特或罕见,“馀庆”则是吉祥如云,“伟人”则形容德基之为人杰出。
“德隆荀氏操,学慕孟轲醇。” 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德基的品行和学问。其中,“荀氏操”指的是荀子(荀况)的高尚节操,而“孟轲醇”则是形容孔子的学说醇厚。
“久愧沟中断,常亲席上珍。”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求。这里的“沟中断”可能指的是某种隔阂或不通,而“席上珍”则是形容在交流学习中得到的宝贵。
“征帆忽西去,怅望宛溪滨。” 最后两句表达了送别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其中,“征帆”指的是出发远行,“宛溪滨”则是形容美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着对友人离去之后留下的回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情操和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