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要同赋,竹径拟清游
出处:《次韵季直小疾初愈见寄》
宋 · 喻良能
暌违才一日,怀想似三秋。
忽得五字句,真成百不忧。
荷花要同赋,竹径拟清游。
明夜月华满,杖藜能过不。
忽得五字句,真成百不忧。
荷花要同赋,竹径拟清游。
明夜月华满,杖藜能过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暌违:分离,久未相见。三秋:形容时间很长,这里指思念之深。
忽得:突然获得。
百不忧:毫无忧虑。
荷花:象征高洁,可能暗指对方。
竹径:清幽的小路,常用于描绘宁静的环境。
拟:打算,计划。
清游:清闲的游玩。
明夜:明天夜晚。
月华:明亮的月光。
杖藜:藜杖,古代常用的拐杖。
能过:能够过来。
翻译
刚刚分开一天,思念之情却像过了三个秋天。忽然间得到五个字的诗句,仿佛所有的忧虑都消失了。
想要和你一起描绘荷花,沿着竹径计划一次清爽的游玩。
明天夜晚月光如水,我能否拄着藜杖前来?
鉴赏
这首宋诗是喻良能写给友人季直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短暂分离后深深怀念的情感。"暌违才一日,怀想似三秋",短短一天不见,思念之情却如同过了三个秋天般深沉,足见友情之深厚。"忽得五字句,真成百不忧",诗人通过创作五言诗句,找到了抒发情感的方式,仿佛所有的忧虑都因此得以化解。"荷花要同赋,竹径拟清游",诗人想象与友人共赏荷花,漫步竹径的清雅之景,进一步寄托了对相聚的期待。最后,"明夜月华满,杖藜能过不",诗人设想在明夜月光皎洁之时,是否能拄杖来访,流露出对重逢的热切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友情和对相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