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鸾慵照影,箫凤暗栖尘
出处:《题思妇》
宋末元初 · 陈杰
碧天无过雁,芳草静游人。
深院绿云晓,满阶红雨春。
钗鸾慵照影,箫凤暗栖尘。
邻女焉知事,终朝学美矉。
深院绿云晓,满阶红雨春。
钗鸾慵照影,箫凤暗栖尘。
邻女焉知事,终朝学美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碧天:晴朗的天空。过雁:飞过的雁群。
芳草:青草。
静游人:安静地漫步的人。
深院:深深的庭院。
绿云:绿色的树木像云一样密集。
满阶:台阶上满是。
红雨:比喻落下的花瓣如雨。
钗鸾:装饰华丽的发钗。
慵照影:懒得照镜子。
箫凤:象征美好的箫声和凤凰。
暗栖尘:静静地落在尘埃中。
邻女:邻居的少女。
焉知:怎能知道。
事:指代上文的事情。
终朝:整天。
美矉:美丽的黛眉,古代女子的一种妆容。
翻译
碧空没有飞过的雁,青草间静谧地游人漫步。清晨庭院深深,绿树如云,台阶上落满了春天的红花。
华丽的钗鸾懒得映照身影,只有箫凤在暗中栖息于尘埃。
邻家少女怎会知晓这些事情,整天模仿着美丽的黛眉妆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季节感的画面。首句“碧天无过雁”暗示了空旷的天空中没有飞翔的大雁,可能象征着主人公的孤独和期待。接下来的“芳草静游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只有游人独自漫步在青草地上。
“深院绿云晓”描绘的是清晨时分,深宅大院内绿色的植被如云般浓密,透露出一种静谧与生机。而“满阶红雨春”则以比喻手法,将落花比作红雨,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繁花似锦,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感伤。
“钗鸾慵照影”写女子懒于照镜子,可能是因为心情低落,无心打扮,反映出内心的愁绪。而“箫凤暗栖尘”则借箫声和凤凰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幽怨和寂寞的情绪,暗示着主人公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
最后两句“邻女焉知事,终朝学美矉”,通过邻家少女不知情的视角,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整日模仿美丽的妆容,却无人理解她的苦闷,揭示了思妇深藏不露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闺思妇的形象,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期待和无奈,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