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附幽栖兴,能忘长养功
出处:《奉和孙真州伯刚南轩种竹十二韵》
明 · 刘崧
闻种南轩竹,亲携斸地童。
覆根深宿土,护叶背惊风。
籊籊看双干,潇潇自一丛。
雨愁崖响挫,晴爱树阴笼。
低映横窗北,深连别坞东。
春林期尽植,秋径得傍通。
散帙琅玕润,移尊翠黛空。
商音凉瑟瑟,海气夜濛濛。
习隐兼松菊,摅材并梓桐。
清怀二子上,名混七贤中。
自附幽栖兴,能忘长养功。
终言拂霄汉,高节倘齐同。
覆根深宿土,护叶背惊风。
籊籊看双干,潇潇自一丛。
雨愁崖响挫,晴爱树阴笼。
低映横窗北,深连别坞东。
春林期尽植,秋径得傍通。
散帙琅玕润,移尊翠黛空。
商音凉瑟瑟,海气夜濛濛。
习隐兼松菊,摅材并梓桐。
清怀二子上,名混七贤中。
自附幽栖兴,能忘长养功。
终言拂霄汉,高节倘齐同。
鉴赏
这首明代刘崧的诗《奉和孙真州伯刚南轩种竹十二韵》描绘了诗人观赏朋友孙伯刚在南轩新栽竹子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种植的过程,从挖坑、覆土到呵护成长,展现了对竹子深深的喜爱和对友人辛勤劳动的赞赏。诗中通过“籊籊”、“潇潇”等词描绘竹子的形态,以及“雨愁”、“晴爱”表现竹子在不同天气中的情态,富有动态感。
诗人期待竹林春天繁茂,秋天可供散步,寓含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他将竹子与松菊、梓桐相提并论,赞美其高尚品格,认为它们可以与古代贤人媲美。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亲近之情,希望竹子的高洁节操能与自己内心的清静愿望相一致,最终达到超凡入圣的境地。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是对南轩种竹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抒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