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古道榆柳郊,落叶晴霜荆棘地
啼声清哀晚纷泊,迭和群音和且乐。
朋飞聚噪动百千,颈腹如霜双翅玄。
风高日落田中至,部队崩腾钲鼓沸。
高林古道榆柳郊,落叶晴霜荆棘地。
志士朝闻感岁华,田家候尔知寒事。
垄头雪消牛挽犁,荡漾春风吹尔归。
投寒避暖竟何事,长伴燕鸿南北飞。
我滞穷城未知返,为尔年年悲岁晚。
扁舟东下会有期,明年见尔长淮岸。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收获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
“寒鸦来时九月天”一句设定了季节背景,九月已深,秋风送爽,寒鸦啼声响起,预示着冬日将至。接着,“黄梁萧萧人刈田”描述的是农人们在收割庄稼的忙碌场景,黄色的谷物随风摇曳,显现出丰收的喜悦。
诗中“啼声清哀晚纷泊,迭和群音和且乐”几句,则通过对寒鸦啼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凉与悲凉的情感。晚风中的鸟鸣声,与人声交织在一起,虽然表面上显得热闹非凡,但却又透露出一种孤寂。
“朋飞聚噪动百千,颈腹如霜双翅玄”这里的描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与立体感。成群结队的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它们洁白的颈部和腹部宛如霜雪,而它们的翅膀则在阳光下闪现出神秘的玄色。
“风高日落田中至,部队崩腾钲鼓沸”则是对收获工作紧张有序进行时的描绘。强劲的秋风吹拂,太阳快要落山,农人们在田间忙碌地收割庄稼,而远处传来了军队操练的声音,如同钲鼓一般激昂。
“高林古道榆柳郊,落叶晴霜荆棘地”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深秋的风景画。高大的树木旁,是古老的小路,而榆柳在微弱的阳光下轻轻摇曳,地面上则覆盖着落叶和薄霜,以及零星的荆棘。
“志士朝闻感岁华,田家候尔知寒事”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早晨听闻此景,诗人不禁为年华易逝而感慨,而对于那些辛勤劳作在田间的人们,则是希望他们能及时感受到冬日即将到来的寒冷。
“垄头雪消牛挽犁,荡漾春风吹尔归”则是在描绘春天的景象。积雪融化,耕牛被牵引着准备耕地,而春风轻拂,使得这些劳作在温暖中渐入佳境。
“投寒避暖竟何事,长伴燕鸿南北飞”这几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面对寒冷与温暖之间的挣扎,诗人感慨,自己却像是那些不停歇地在南北间飞翔的燕子和大雁一样,无处安放。
“我滞穷城未知返,為尔年年悲岁晚”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离开偏僻小城的无奈,以及对每一个流逝岁月的哀叹。
最后,“扁舟东下会有期,明年见尔长淮岸”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虽然现在还被困在这里,但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够乘坐平底船只向东方前进,那时,也许能在明年的长淮河岸边再次见到这熟悉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岁月匆匆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