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朝遗俗吾乡在,厚意深惭报莫从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事远难铭魏氏钟,手栽犹见大夫松。
未离故寝成新庙,且喜开门对一峰。
顾我垣墉书阔略,劳君升降礼雍容。
先朝遗俗吾乡在,厚意深惭报莫从。
未离故寝成新庙,且喜开门对一峰。
顾我垣墉书阔略,劳君升降礼雍容。
先朝遗俗吾乡在,厚意深惭报莫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表达的是对先始祖祠宇改建完成后的感怀与谢意。诗中通过描绘改建后祠宇的景象和氛围,以及对参与祭祀的宗戚诸公的感激之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家族纽带。
首联“事远难铭魏氏钟,手栽犹见大夫松”以“魏氏钟”和“大夫松”为象征,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暗示了祠宇的悠久历史。其中,“魏氏钟”可能是指与魏姓家族相关的某种纪念物或器物,而“大夫松”则可能代表了祠宇内种植的古老松树,象征着家族的繁盛与长久。
颔联“未离故寝成新庙,且喜开门对一峰”描绘了祠宇改建后的景象,新庙虽未完全脱离原有的寝殿,但已焕然一新,令人欣喜。同时,祠宇前面对着的山峰,不仅增添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家族的崇高与深远。
颈联“顾我垣墉书阔略,劳君升降礼雍容”表达了诗人对参与祭祀宗戚诸公的感激之情。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祠宇的建设中贡献有限,而诸公却能以隆重的礼仪参与祭祀,这让他深感荣幸与感激。
尾联“先朝遗俗吾乡在,厚意深惭报莫从”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统和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宗亲厚意的感激与自我反省。诗人意识到,虽然自己无法直接回报这份深情厚谊,但他会将这份情感铭记于心,传承家族的美德与文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宗族亲情的深切感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家族情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