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欲动江湖迥,银汉斜流殿阁边
出处:《和张甬川卧月书怀》
明 · 陆深
可怜三五月婵娟,度榻穿帏搅客眠。
只照长安情不极,共看千里意俱悬。
金波欲动江湖迥,银汉斜流殿阁边。
万户千门深夜里,清辉应为捣衣偏。
只照长安情不极,共看千里意俱悬。
金波欲动江湖迥,银汉斜流殿阁边。
万户千门深夜里,清辉应为捣衣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夜静谧之景,以月之皎洁与人的思绪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
首句“可怜三五月婵娟”,以“可怜”二字开篇,表达了对月之美的怜爱之情,将月比作“婵娟”,形象地描绘了月之柔美与清丽。接着,“度榻穿帏搅客眠”,通过写月光穿透床榻,穿过帷幔,打扰了客人的睡眠,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联系起来,暗示了月色虽美,却也带来了思乡或离愁的情绪波动。
“只照长安情不极,共看千里意俱悬。”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长安在这里象征着远方或理想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知未来的忧虑。“情不极”和“意俱悬”生动地刻画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的牵挂,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金波欲动江湖迥,银汉斜流殿阁边。”这两句继续描绘月光下的景象,金波与银汉的比喻,既展现了月光的流转与变化,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江湖迥和殿阁边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差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万户千门深夜里,清辉应为捣衣偏。”这一句将视角拉回人间,描述了深夜中家家户户的景象,清辉洒在捣衣的人们身上,既体现了生活的辛劳,也寄托了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全诗在描绘月夜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远方、未来、家庭等多重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