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茫茫孤行西万里,偪仄归来竟忧死全文

茫茫孤行西万里,偪仄归来竟忧死

出处:《开元行
宋 · 王安石
君不闻开元盛天子,纠合俊杰披奸猖。
几年辛苦补四海,始得完好无疽疮。
一朝寄托谁家子,威福颠倒那复理。
那知赤子偏愁毒,祇见狂胡仓卒起。
茫茫孤行西万里,偪仄归来竟忧死
子孙险不失故物,社稷陵夷从此始。
由来犬羊著冠坐庙堂,安得四鄙无豺狼。

拼音版原文

jūnwénkāiyuánshèngtiānjiūjùnjiéjiānchāng

niánxīnhǎishǐwánhǎochuāng

cháotuōshuíjiāwēidiāndǎo

zhīchìpiānchóuzhījiànkuángcāng

mángmángxíng西wànguīláijìngyōu

sūnxiǎnshīshèlíngcóngshǐ

yóuláiquǎnyángzhùguānzuòmiàotángāncháiláng

注释

开元:指唐朝初期的开元盛世。
纠合:聚集。
奸猖:邪恶势力。
补四海:治理天下。
完好无疽疮:国家安定无内忧。
寄托:托付。
威福颠倒:权柄混乱。
那复理:哪里有秩序。
赤子:无辜的百姓。
愁毒:苦难。
狂胡:狂妄的胡人。
孤行:孤独的旅程。
忧死:忧虑至死。
险不失故物:差点失去祖业。
社稷陵夷:国家衰落。
犬羊:比喻异族统治者。
豺狼:比喻叛乱者或敌人。

翻译

你没听说开元盛世的天子,聚集英雄揭露邪恶势力。
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才使四海安宁,没有内患。
突然间,国家托付给何人,权柄混乱,哪里还有秩序可言。
谁能料到,无辜的百姓饱受苦难,只看到狂妄的胡人突然兴起。
他孤独地踏上西征之路,归来的路上满是忧虑,几乎丧命。
他的后代险些失去祖业,国家衰败,从这一刻开始。
自古以来,异族统治者坐在庙堂之上,怎能期望边境安宁无狼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即开元盛天子)统治时期的繁荣与后来的衰败,以及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

"纠合俊杰披奸猖"一句,表明唐玄宗在位期间能够选拔人才,整顿朝政,揭露和清除奸邪之徒。接下来的"几年辛苦补四海,始得完好无疽疮"则形象地描述了国家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达到四海平定、国泰民安的局面。

然而,诗人的忧虑随即显现,以"一朝寄托谁家子,威福颠倒那复理"表达了对于权力转移和政权稳定的担忧。紧接着的"那知赤子偏愁毒,祇见狂胡仓卒起"则是对唐朝后期安史之乱的隐指,安禄山、史思明等叛将被称为“狂胡”,其突然起兵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茫茫孤行西万里,偪仄归来竟忧死"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悲哀。"子孙险不失故物,社稷陵夷从此始"表明了对于后世子孙是否能够保持先人的成就、维护国家基业的担心。

最后两句"由来犬羊著冠坐庙堂,安得四鄙无豺狼"则是对朝政腐败、奸臣当道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希望能够恢复太平盛世,不再有祸乱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