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居久闾阎,愿先化衣冠全文

我居久闾阎,愿先化衣冠

宋 · 苏辙
海康杂蛮蜑,礼俗久未完。
我居久闾阎,愿先化衣冠
衣冠一有耻,其下胡为颜。
东邻有一士,读书寄贤关。
归来奉亲友,跬步行必端。
慨然顾流俗,叹息未敢弹。
提提乌鸢中,见此孤翔鸾。
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之作,以陶渊明的风格模拟,探讨了地方风俗改良和个人品行修养的主题。诗中描述了海康地区杂居着蛮蜑(南方沿海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礼俗尚未完善。诗人表达了自己长期居住于此,希望能率先通过自身的示范来影响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强调衣冠礼仪的重要性,认为有了羞耻之心,人们的行为自然会端正。

接着,诗人提到一位东邻的读书人,他寄情于学问,归乡后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亲友,步履端庄。然而,面对社会陋习,他虽感慨万分,但又不敢轻易发声改革。诗人将这种困境比喻为乌鸢群中的一只孤翔鸾鸟,虽然渴望飞翔,却因环境所限而难以展翅。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也在努力提升自身,逐渐穿上朴素的衣裘,亲身经历寒冷,以此体验生活的艰辛,希望能激发更多人的觉醒和改变。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改良的热切期待和个人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