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访
氛氲山绝顶,行子时一望。
照日龙虎姿,攒空冰雪状。
嵡嵷殊未已,崚嶒忽相向。
皎皎横绿林,霏霏澹青嶂。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
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访。
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
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
惜哉清兴里,不见予所尚。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在伊水边饮水马儿,白云悠然飘荡在皋山上。山巅云雾缭绕,行者不时抬头眺望。
阳光下山势如龙虎般威猛,积雪般的景象聚于空中。
崇山峻岭绵延不断,陡峭山峰忽然交错眼前。
明亮的月光穿过绿色树林,淡淡的青色山峦若隐若现。
远处村庄的灯火消失在视线中,孤独的白鹤飞来相伴。
在这清幽之境遇见佳景,寻仙问道却难以触及。
老朋友在京都做官,日常事务中充满闲适。
家中墙壁绘有峨眉山景,心中向往着洞庭湖的波涛。
可惜在这清雅的兴致中,未能找到我所崇尚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开篇“饮马伊水中,白云鸣皋上”便设定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意境,伊水之畔,白云覆盖着鸣皋山,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氛氲山绝顶,行子时一望。”这里的“氛氲”形容山势的连绵不断,而“行子时一望”则表达了诗人在漫步中偶尔抬头,便能将这片美景尽收眼底,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欣赏。
接下来的“照日龙虎姿,攒空冰雪状。”“照日”可能暗示着阳光的照射,而“龙虎姿”则是对山势雄伟的一种比喻,“攒空冰雪状”则形容白云如同悬挂在天际的洁净之物。
“嵡嵷殊未已,崚嶒忽相向。”这里通过对山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深邃复杂面的感悟。山势的层次分明,每一块岩石都有其独特的形态,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奇与诗人的细致观察。
“皎皎横绿林,霏霏澹青嶂。”这一句则转入对树木和远处山峦的描绘,“皎皎”、“霏霏”都是形容声响,如同轻风吹过林间的细语,而“澹青嶂”则是对远方山色的一种抒情,表达了一种淡定的美感。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这里诗人似乎在描绘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远方的村落已经模糊不清,而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却吸引着鹤的飞临,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访。”这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这片美景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的赞叹。这里的“胜气”指的是非凡的气势,而“仙游”则是对这种超脱尘世、与自然神灵交流的一种向往。
“故人吏京剧, 每事多闲放。”诗人提到友人在京城中的繁忙生活,以及自己对于那种平淡心态的向往和欣赏。这里所谓的“闲放”是一种对待事情的态度,是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羁绊的心境。
最后,“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诗人提到自己的书房内悬挂着描绘峨眉山的画作,以及内心对于洞庭湖波涛的感受。峨眉、洞庭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常见意象,它们代表了一种精神追求和审美理想。
“惜哉清兴里,不见予所尚。”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于友人不在身边共享这份清幽山水之兴的遗憾。这里的“清兴”指的是那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体验,而“予所尚”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这种情感体验的珍视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还透露出了他对于友情、自然美以及精神自由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