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全文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

宋 · 刘克庄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
虽从合祔礼,似欠悼亡诗。
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
嗟乎何及矣,托此识余悲。

注释

伯姊:兄长或姐夫的姐姐。
贤妇:品德高尚、持家有道的女子。
闺门:内室,指女子所居之处。
师:榜样,典范。
合祔礼:古代夫妻死后合葬的礼仪。
悼亡诗:追悼去世亲人的诗歌。
壁已空遗挂:墙壁上原有的装饰品已不存在。
碑:墓碑。
补色丝:添加色彩以装饰墓碑。
嗟乎:感叹词,表示惋惜或遗憾。
何及:来不及,无法挽回。

翻译

我的大姐姐真是个贤淑的妇人,她的行为举止可以作为女性的典范。
尽管她遵循了合葬的礼仪,但似乎缺少对亡者的哀悼诗词。
墙壁上原有的挂饰已经空无一物,墓碑上的色彩也无人再添补。
唉,一切都来不及了,只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我对她的哀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在赞颂一位贤良的妇女,其德行值得后世效仿。开篇两句“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表明这位女性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她的家风也很好,是可以作为榜样的。

诗人通过“虽从合祔礼,似欠悼亡诗”一句,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怀念之情,似乎觉得即使是按照古代的丧葬礼仪来进行哀悼,也不足以表达自己对这位贤妇的思念。

接下来的“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情景。墙上原本悬挂的物品已经不见,石碑上的文字也变得模糊不清,没有人能够恢复其原有的颜色和光彩。这两句诗通过对空寂场景的描写,强化了诗人的哀思之情。

最后,“嗟乎何及矣,托此识余悲”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感叹和无奈。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丧失,同时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逝者的哀思。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怀念与哀思的诗作,反映出古人对于贤良之士的崇敬,以及面对逝去生命时深沉的悲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