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年痛饮酒家邻,忽忽悲歌到六旬
出处:《答洪雨平待臣兄弟见寿之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终年痛饮酒家邻,忽忽悲歌到六旬。
豁达岂期青岁客,沉冥偏爱白头人。
老龙未得狂言尽,雏凤难当妙响新。
兄弟参差三石笋,黄山削出总嶙峋。
豁达岂期青岁客,沉冥偏爱白头人。
老龙未得狂言尽,雏凤难当妙响新。
兄弟参差三石笋,黄山削出总嶙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名为《答洪雨平待臣兄弟见寿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
首联“终年痛饮酒家邻,忽忽悲歌到六旬。”描绘了诗人多年以来的生活状态,终日饮酒,以酒解愁,到了六旬之龄,岁月匆匆,不禁悲从中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的无奈与自我慰藉。
颔联“豁达岂期青岁客,沉冥偏爱白头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不期待年轻时的宾客,反而在老年时更加喜爱那些深沉、内敛的人。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阶段的独特见解,认为老年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颈联“老龙未得狂言尽,雏凤难当妙响新。”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未尽狂言的老龙,将他人比作难以匹敌的新声雏凤。这里既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也体现了对后辈才俊的欣赏与期待。
尾联“兄弟参差三石笋,黄山削出总嶙峋。”以兄弟之间的差异比作石笋的高低不一,黄山的山峰总是峭壁嶙峋。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喻了人际关系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强调了个体的独特性和整体的多样性。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生哲学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