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
出处:《病中修实录》
宋 · 马廷鸾
明圣当阳四十春,十年供奉感孤臣。
云龙幄幕天容迩,河汉篇章帝墨新。
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
焚膏痛记乌号旦,目断稽山欲叫旻。
云龙幄幕天容迩,河汉篇章帝墨新。
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
焚膏痛记乌号旦,目断稽山欲叫旻。
注释
明圣:形容圣明的君主。孤臣:指忠诚但孤立无援的臣子。
云龙幄幕:比喻帝王的宫殿或朝廷的威严气象。
河汉篇章:形容皇帝的诗词作品。
正始遗音:指正始年间(三国时期)的音乐遗产。
贞元旧曲:贞元是唐朝的一个年号,旧曲可能指代当时的经典音乐。
焚膏痛记:形容极度悲伤的记忆。
乌号:古代的一种悲凉的乐曲。
稽山:浙江绍兴的名山,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旻:天,这里指上天或苍穹。
翻译
在光明圣明的时代度过四十个春天,我十年供奉只为感念孤臣的心声。如云似龙的帷幄中,天子的容颜近在咫尺;宏伟的诗篇,皇帝的新墨挥洒其中。
正始年间遗留的音乐,如同危殆的细丝;贞元旧曲唤起人们悲痛的泪水。
痛心疾首地忆起那焚烧膏油的早晨,遥望稽山,只想向苍天哭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病中修实录》,通过对春光、宫殿、天文、古音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哀愁与无奈。全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用典恰当,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明圣当阳四十春”一句,以“明圣”指代帝王之德,表达了对皇权的崇敬和依赖,同时“四十春”则透露诗人已过中年,感慨良多。紧接着,“十年供奉感孤臣”,则是诗人自述其仕途历程,虽为朝廷效力却仍旧感到孤独无援。
第二句“云龙幄幕天容迩,河汉篇章帝墨新”中,“云龙幄幕”形象地描绘了皇家的辉煌与神秘,而“天容迩”则是对帝王威仪的描写。“河汉篇章帝墨新”,以“河汉”比喻古今之变,暗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三句“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失落感。其中,“正始”、“贞元”皆为唐代年号,以此象征历史的流逝。“遗音”与“旧曲”,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音乐的追忆。
最后,诗人以“焚膏痛记乌号旦,目断稽山欲叫旻”表达了身处困境中的悲哀。这里,“焚膏”形象地描绘出病痛难忍的状态;“乌号旦”,则是对晨曦的无奈感受;而“目断稽山欲叫旻”,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远离山川,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哀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象,构建了一幅复杂情感的画卷,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更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