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何高高,高可肩岱宗
出处:《桂山》
明 · 黄佐
桂山何高高,高可肩岱宗。
秀色洒百粤,玄象开万峰。
恍如蹑孤凤,鸷鸟翩然从。
又如乘云槎,星潢浩溶溶。
风回玉琮琤,日射金玲珑。
珠树遍岩穴,仙圣留灵踪。
我欲辔羲和,佩结苍精龙。
峨冠朝太清,献此青芙蓉。
天长彩霞远,岁晚苍烟浓。
长啸倚磐石,笙竽满杉松。
秀色洒百粤,玄象开万峰。
恍如蹑孤凤,鸷鸟翩然从。
又如乘云槎,星潢浩溶溶。
风回玉琮琤,日射金玲珑。
珠树遍岩穴,仙圣留灵踪。
我欲辔羲和,佩结苍精龙。
峨冠朝太清,献此青芙蓉。
天长彩霞远,岁晚苍烟浓。
长啸倚磐石,笙竽满杉松。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桂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中以桂山的高峻入笔,将其比作泰山之巅,秀美的景色则洒满了百粤大地,山峰如万座玄妙之象。诗人通过“孤凤”和“云槎”的意象,表达了登临桂山时的飘逸与奇幻感受。风吹过,山间玉琮琤的声响仿佛仙乐;阳光照射,山形如金玲珑般璀璨。
诗人进一步想象驾驭太阳神羲和的马车,佩戴苍精龙的佩饰,身着峨冠,前往太清仙境,献上青芙蓉,寓意对自然的敬仰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随着季节更迭,天边的彩霞渐行渐远,而山间的苍烟则显得深沉凝重。最后,诗人长啸于磐石旁,笙竽声在杉松林中回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桂山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