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号南翔,蟋蟀在中闱
出处:《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三首》
元末明初 · 刘基
索居守贞素,久巳忘世机。
晨兴夕还寐,不知时节违。
庭前有芳树,宿昔容颜非。
巢鸟去安之,寒蝉鸣亦稀。
居人歌北风,客子叹无衣。
浮云结阴翳,白日少光辉。
鸿雁号南翔,蟋蟀在中闱。
荣华如流水,一往何当归。
晨兴夕还寐,不知时节违。
庭前有芳树,宿昔容颜非。
巢鸟去安之,寒蝉鸣亦稀。
居人歌北风,客子叹无衣。
浮云结阴翳,白日少光辉。
鸿雁号南翔,蟋蟀在中闱。
荣华如流水,一往何当归。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自我独居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世俗机巧的淡泊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他早晨起身,夜晚入眠,仿佛与外界的季节变迁失去了联系,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庭前的树木虽然依旧,但诗人已觉容颜不再,暗示岁月无情。鸟儿离去,蝉鸣稀疏,这些自然景象增添了寂寥之感。诗人听到北风吹过,寓言了世事如过客,自己却无衣保暖,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天空被浮云遮蔽,阳光显得暗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
鸿雁南飞,象征着离别和远方,而室内的蟋蟀声则增添了秋意。诗人感叹人生短暂,荣华如流水般一去不返,表达了对归乡或归真返璞的深深渴望。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