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酋萃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
出处:《湘潭偶题诗》
隋末唐初 · 褚遂良
远山酋萃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
游遍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
游遍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
注释
远山:远处的山脉。酋萃:聚集。
翠凝烟:青翠如烟。
烂漫:盛开、绚丽。
桐花:梧桐花。
九衢:繁华的街道。
灯火夜:夜晚的灯火。
归来:返回。
月挂:月亮升起。
海棠:海棠树。
翻译
远方的山峦翠绿如烟,繁花烂漫的桐花盛开在二月的天空。我在繁华的街道上欣赏夜晚的灯火,直到月儿升起,挂在盛开的海棠树前才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和市井生活的图画。开篇“远山酋萃翠凝烟”一句,通过对远处山峦氤氲缭绕着青翠的雾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情感和意境。“烂漫桐花二月天”则具体指出了时节,二月正是桐花盛开之时,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能嗅到春日里桐花的香气。
接下来的“游遍九衢灯火夜”一句,用了“游遍”来表达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探索和享受,尤其是夜晚的市集,灯火通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九衢”通常指的是古代城市中的主要街道,这里可能是泛指整个繁华的市区。
最后,“归来月挂海棠前”,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夜游结束后归来的情景。月亮高悬在海棠树前,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转换,也是空间上的一种回归,从繁华的市集到安静的家园,营造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深厚的情感。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