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危崖常堕虎,怪石尽成羊全文

危崖常堕虎,怪石尽成羊

出处:《再游大慈岩三首
明 · 胡应麟
仄径攀萝薜,明霞挂石梁。
危崖常堕虎,怪石尽成羊
绿筱千林合,青松半壑藏。
云房遗象古,恍惚见齐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慈岩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大慈岩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仄径攀萝薜”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两侧长满了藤蔓和灌木,行进其间,仿佛步入了幽深的森林,充满了探险的意味。接下来,“明霞挂石梁”一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阳光照射在岩石上形成的光影比作挂在石梁上的明霞,形象地展现了光线与岩石相互作用的美丽景象。

“危崖常堕虎,怪石尽成羊”两句,通过动物的视角,进一步强调了大慈岩地形的险峻与奇特。老虎在陡峭的悬崖边徘徊,而怪石则仿佛变成了羊群,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绿筱千林合,青松半壑藏”描绘了大慈岩的植被丰富,绿色的竹林与青松交织在一起,覆盖了山峦的大部分区域,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这也反映了大慈岩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好。

最后一句“云房遗象古,恍惚见齐梁”点出了大慈岩的历史文化底蕴。云房,可能指的是山中古寺或隐居之所,这里的“云房遗象”暗示着这里曾有过古代高僧或文人墨客的踪迹,让人联想到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化繁荣。整句诗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大慈岩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既壮美又充满人文情怀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