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南野苗聚如雨全文

山南野苗聚如雨

出处:《偏桥行
明 · 何景明
城头日出一丈五。
偏桥长官来击鼓。
山南野苗聚如雨
饥向民家食生牯。
三尺竹箭七尺弩。
朝出射人夜射虎。
砦中无房亦无堵。
男解蛮歌女解舞。
千人万人为一户。
杀血祈神暗乞蛊。
沙蒸水毒草根苦。
上山下山那敢?。
蠢尔苗民尔母侮。
虞庭两阶列干羽。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偏桥行》描绘了一幅边疆山区的风俗画卷。首句“城头日出一丈五”展现了清晨的明亮景象,暗示了偏桥之地的偏远与自然环境的粗犷。次句“偏桥长官来击鼓”,以长官击鼓声唤醒了沉睡的村庄,揭示了地方官员的权威和管理。

“山南野苗聚如雨”形象地描绘了山民聚集的场景,他们如同密集的雨点,生活艰辛。“饥向民家食生牯”则揭示了他们的贫困和对食物的迫切需求,甚至不惜食用未经烹饪的牛犊。

接下来的诗句“三尺竹箭七尺弩,朝出射人夜射虎”展现了当地居民的狩猎生活,既有生存的压力,也有原始的生存方式。“砦中无房亦无堵”说明他们的居所简陋,生活条件艰苦。

“男解蛮歌女解舞”反映出苗族人民在艰难生活中仍保持乐观,通过歌舞寻求精神慰藉。“千人万人为一户”强调了部落的紧密团结,而“杀血祈神暗乞蛊”则体现了他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求助。

“沙蒸水毒草根苦”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人们生活的艰难。“上山下山那敢”表达了他们面对险恶环境的无奈和恐惧。最后两句“蠢尔苗民尔母侮,虞庭两阶列干羽”以严厉的口吻批评苗民的行为,可能是指他们的反抗或不驯服,同时提到了虞舜时代的礼仪象征——干羽,暗示着对古代秩序的怀念和对当下状况的不满。

整体来看,《偏桥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明朝时期边疆地区苗民的生活状态,既有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态度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