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就日知冰释,投人念鸟穷全文
蛮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宫。
前筹得上策,无战已成功。
汉使星飞入,夷心草偃同。
歌谣开竹栈,拜舞戢桑弓。
就日知冰释,投人念鸟穷
网罗三面解,章奏九门通。
卉服联操袂,雕题尽鞠躬。
降幡秋练白,驿骑昼尘红。
火号休传警,机桥罢亘空。
登山不见虏,振旆自生风。
江远烟波静,军回气色雄。
伫看闻喜后,金石赐元戎。

翻译

蛮水阻碍了朝廷的归流,军事命令下达到了渚宫。
早已制定出上等策略,无需交战已大功告成。
汉使如流星般疾驰而来,夷人内心归顺如同草木顺风偃伏。
歌声在竹栈中回荡,人们放下武器,恭敬地行礼。
随着太阳升起,冰雪消融,想到被救助的人们,心中悲悯。
解除三面包围,奏章直通九重门。
异族人士穿着花草图案的衣服,低头鞠躬表示臣服。
投降的旗帜洁白如秋练,使者骑马扬起一路红尘。
烽火报警的信号不再响起,桥梁停止使用,空旷无阻。
登上山巅不见敌踪,挥动旗帜自带风势。
江面辽阔,波光宁静,军队归来,气势雄壮。
期待着听到喜讯之后,皇帝会以金石之赏赐给主将。

注释

蛮水:指边疆的河流。
兵符:军事命令的凭证。
渚宫: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朝廷。
上策:最好的计谋。
夷心:夷人的内心。
草偃:草木随风倒伏,比喻人心归顺。
竹栈:竹制的栈道。
桑弓:用桑木制作的弓,象征武器。
冰释:冰雪融化。
鸟穷:比喻困苦无助的人。
章奏:奏章。
九门:古代皇宫的九个大门,象征朝廷。
卉服:带有花草图案的衣服。
鞠躬:深深弯腰,表示敬意。
秋练:秋季的白色细绢,用来形容投降的白旗。
昼尘:白天扬起的尘土,形容使者疾驰。
火号:烽火报警。
机桥:用于传递信息的桥梁。
振旆:挥动旗帜。
生风:自然产生风势。
军回:军队返回。
气色:气势和脸色。
闻喜:听到喜讯。
元戎:主将,统帅。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胜利和凯旋的诗歌。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场军事行动的成功过程及之后的庆祝情景。

“蛮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宫。”开篇就设置了紧张的氛围,"蛮水"指的是边疆地区的河流,而"朝宗"则是朝廷的宗族或重要人物。"兵符"是古代用来传达军事命令的信物,这里暗示了一场重大军事行动即将开始。

“前筹得上策,无战已成功。”诗人表明这次军事行动采取了高超的策略,以至于无需真正的战斗就已经取得了胜利,显示出智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

“汉使星飞入,夷心草偃同。”"汉使"指的是汉族官员或使者,而"星飞入"则描绘了一种迅速而神秘的到来。"夷心"通常指的是边疆地区民族的心向,一旦他们的心向归顺,如同草木在风中偃伏,显示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服从。

“歌谣开竹栈,拜舞戢桑弓。”战事结束后,人们开始唱歌庆祝,而"竹栈"可能是指军营或防御工事。"拜舞"则表明了人们对胜利的喜悦和尊崇,而"戢桑弓"可能是古代的一种仪式或者武器,象征着战争的结束。

“就日知冰释,投人念鸟穷。”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的情绪逐渐消散,人们对彼此的怀疑和戒备也随之解除,如同冰雪在春天融化一般。而"投人念鸟穷"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好像鸟儿在无垠的蓝天中飞翔。

“网罗三面解,章奏九门通。”战事结束后,原来用于防御或监控的设施被拆除,而"章奏"可能是指官方的文书或报告,这里表明了信息的畅通无阻。

“卉服联操袂,雕题尽鞠躬。”士兵们换上新的军装,准备进行仪式性的阅兵和训练。"雕题"可能是指某种文书或者命令,而"鞠躬"则形象地表达了对命令的完全遵守。

“降幡秋练白,驿骑昼尘红。”战事结束后,军旗被缓缓降下,而士兵们在秋天进行训练时,他们的衣袍因汗水而显得洁白。"驿骑"则指的是传递信息的快马,这里的"昼尘红"可能是形容马蹄扬起的尘土染红了太阳。

“火号休传警,机桥罢亘空。”战争告一段落,紧急的信号不再需要,而某种机械装置(如吊桥)也停止了运作。

“登山不见虏,振旆自生风。”诗人登上高处,却看不到敌人的踪迹,只剩下军旗在风中飘扬,好似自然之风。

“江远烟波静,军回气色雄。”战争结束后,江水变得宁静而遥远,而归来的士兵们神采飞扬,充满力量。

“伫看闻喜后,金石赐元戎。”人们在庆祝胜利的宴席上,看到了令人高兴的消息传来,而"金石"可能是指某种奖励或荣誉,这里表明了对将士们的嘉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战争的紧张、胜利的喜悦以及凯旋后的庆祝。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是一篇颇具历史感和文学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