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户虫沙悲故国,三年薪胆在今时全文

万户虫沙悲故国,三年薪胆在今时

出处:《双林逢姚子展
清 · 施补华
剩水残山孰主持,吞声踯躅泪如丝。
真成杜老无家别,聊和陶公《乞食》诗。
万户虫沙悲故国,三年薪胆在今时
欃枪痛扫非无日,投笔功名与尔期。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施补华所作的《双林逢姚子展(其二)》。诗中,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国家残破景象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剩水残山孰主持"表达了对时局动荡、无人掌控的忧虑,"吞声踯躅泪如丝"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哀痛与无奈。诗人借用杜甫的离别之情,"真成杜老无家别",表明自己如同杜甫一样,身处乱世,无处安身。接着,诗人以陶渊明的《乞食》诗自比,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万户虫沙悲故国"一句,通过"虫沙"象征战乱的残酷,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哀悼。"三年薪胆在今时"则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经历三年的艰难,仍然心怀壮志。最后两句"欃枪痛扫非无日,投笔功名与尔期",诗人坚信总有一天会拨云见日,重整河山,并寄希望于未来能与朋友共同建功立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坚韧与期待,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