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方山于此花,论交亦久矣全文

方山于此花,论交亦久矣

宋 · 杜范
观物非外索,具眼以心会。
微阳花病槁,宁供等闲醉。
我尝课前作,无言乃为最。
譬彼清庙瑟,一唱弦越外。
万卉染春色,生意岂不沛。
何物漏天机,一点映寒桧。
我欲屋溪曲,种竹十数辈。
疏影浸清浅,作此苦淡嗜。
方山于此花,论交亦久矣
憔悴对冰雪,中有盖世气。
向来多朋从,痛饮忘夜寐。
旧事俱已非,尚善诗押至。
俯就相唱酬,殆为后来计。
一花未足多,夫子亦何喟。

注释

观物:观察事物。
外索:向外寻求。
具眼:具备慧眼。
心会:用心体会。
微阳:微弱阳光。
病槁:病态枯萎。
等闲:轻易。
醉:沉醉。
课前作:课前创作。
无言:无声。
清庙瑟:清庙中的瑟乐。
弦越外:音符超越常规。
万卉:万物。
生意:生机。
漏天机:泄露天机。
寒桧:寒柏。
屋溪曲:溪边屋舍。
种竹:种植竹子。
疏影:稀疏的竹影。
苦淡嗜:苦中作乐。
方山:方山。
论交:相识。
憔悴:憔悴。
冰雪:冰雪环境。
尚善:仍然保持。
诗押至:押韵习惯。
俯就:低头。
唱酬:应和。
夫子:先生。
喟:感叹。

翻译

观察万物不需向外寻求,只需用心体会。
微弱阳光照耀下花朵病态枯萎,怎能轻易沉醉其中。
我曾尝试在课前创作,无声的作品才最为珍贵。
就像清庙中的瑟乐,每个音符都超越常规。
万物被春天染上色彩,生机盎然,何其充沛。
什么泄露了天机,只有一点映照在寒柏上。
我想在溪边屋舍种上十几竿竹子,
竹影倒映在清澈溪水,这是我的苦中作乐。
方山与这花相识已久,
尽管面对冰雪憔悴,内心却有盖世豪情。
过去常有许多朋友相伴,畅饮直到深夜。
过去的时光已成往事,但诗歌押韵的习惯仍在。
我们低头应和,或许是为了后人的启发。
一朵花不足以赞美,先生您又为何感叹?

鉴赏

此诗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和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开篇“观物非外索,具眼以心会”表明诗人认为观赏万物不需要刻意寻求,只需用心去体会即可。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顺应和内在的平和。

接着,“微阳花病槁,宁供等闲醉”写出了春日暖阳之下,花朵虽有些许凋谢,但仍然能让人感到惬意,足以使人沉浸于这种闲适的醉态。这里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享受和满足。

“譬彼清庙瑟,一唱弦越外”则是借用古代乐器比喻自己内心的情感,如同清净庙宇中的瑟声,一旦触动便能超然于世俗之外。这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独立和艺术创作的高洁。

“万卉染春色,生意岂不沛”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花开满径的情景,生机勃发,充满希望。这里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

“何物漏天机,一点映寒桧”则是提出了一个哲学性问题——是什么东西能够透过自然法则,显露出来?答案是一点阳光映照在寒冷的桧树上。这写出了一种超脱和对宇宙之谜的思考。

“我欲屋溪曲,种竹十数辈”表达了诗人想要居住在蜿蜒曲折的小溪旁边,并且种植许多竹子。这里传递出一种隐逸生活的向往。

“疏影浸清浅,作此苦淡嗜”则是说树木的稀疏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水中,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简单、清贫生活情趣的喜爱。

接下来的几句“方山于此花,论交亦久矣。憔悴对冰雪,中有盖世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他所具有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

最后,“向来多朋从,痛饮忘夜寐。旧事俱已非,尚善诗押至。俯就相唱酬,殆为后来计。一花未足多,夫子亦何喟”则是回忆过去与朋友们的聚会和欢乐,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感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之景,表现出诗人的隐逸情怀、艺术追求和超脱世俗的心境,是一篇充满哲理与个人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