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耳欣沾颍川水,儿谣积厌武昌鱼
出处:《离陈州先寄颍上龙图》
宋 · 刘敞
蓬蒿一亩亦蘧庐,终岁纷纷三徙居。
客耳欣沾颍川水,儿谣积厌武昌鱼。
宁知代舍悲长铗,忽幸侯门埽敝裾。
虽信师金讥数昧,未甘莱子勤捐书。
客耳欣沾颍川水,儿谣积厌武昌鱼。
宁知代舍悲长铗,忽幸侯门埽敝裾。
虽信师金讥数昧,未甘莱子勤捐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离陈州先寄颍上龙图》。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陈州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情感。
首联“蓬蒿一亩亦蘧庐,终岁纷纷三徙居”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与生活的动荡。蓬蒿象征着贫瘠与荒凉,一亩之地作为临时的居所,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终岁纷纷,三徙居则表明了诗人频繁的搬迁,生活不稳定。
颔联“客耳欣沾颍川水,儿谣积厌武昌鱼”表达了诗人对颍川水的向往和对武昌鱼的厌倦。颍川水可能象征着清泉、纯净,而武昌鱼则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因频繁迁徙,对食物产生了厌倦感。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颈联“宁知代舍悲长铗,忽幸侯门埽敝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困境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处境的庆幸。代舍悲长铗,可能暗指诗人曾有过艰难困苦的日子;忽幸侯门,表示现在得到了某种机遇或庇护,心情由悲转喜。清扫敝裾,可能意味着被接纳或得到尊重。
尾联“虽信师金讥数昧,未甘莱子勤捐书”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放弃书籍的不甘。师金讥数昧,可能是指受到师长或智者的批评,因为学习不够深入或勤奋;未甘莱子勤捐书,则表明诗人不愿意轻易放弃阅读和学习,即使在困难时期也坚持自我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