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唱蜂腰徒自苦,弃捐鹤膝太无情
宋 · 陈棣
莫将好语趁时名,宝唾联篇得我惊。
酬唱蜂腰徒自苦,弃捐鹤膝太无情。
故人何止十年别,上座曾同千里行。
散策寻幽江上路,何时归践白鸥盟。
酬唱蜂腰徒自苦,弃捐鹤膝太无情。
故人何止十年别,上座曾同千里行。
散策寻幽江上路,何时归践白鸥盟。
注释
莫将:不要。好语:美好的话语。
趁时名:在得意时博取名声。
宝唾:珍贵的语言。
联篇:连篇累牍。
得我惊:使我感到惊讶。
酬唱:互相作诗酬答。
蜂腰:比喻诗文过于雕琢。
徒自苦:白白地辛苦。
弃捐:抛弃。
鹤膝:形容文章高雅。
太无情:过于无情。
故人:老朋友。
何止:岂止。
十年别:分别多年。
上座:尊贵的席位,引申为昔日的亲密关系。
曾同千里行:曾经一起长途旅行。
散策:随意漫步。
寻幽:寻找幽静之处。
江上路:江边的道路。
归践:实践,履行。
白鸥盟:与白鸥的约定,象征纯洁的友情。
翻译
不要在得意之时炫耀美言,你的珠玑妙语让我惊叹。酬答诗文像蜜蜂细腰般辛苦,却抛弃了高雅如鹤膝的品格,未免太无情。
与旧友分别已有十多年,当年我们曾一同长途跋涉。
漫步江边寻找幽静,何时能回归,践行与白鸥的约定?
鉴赏
这首宋诗是陈棣的作品,他以友人鲁的诗为引,通过"鹤膝杖"和"诗坛寻盟"的意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回忆。首句"莫将好语趁时名"暗示了诗人不赞同过分追求一时的名声,而更看重真挚的情感交流。"宝唾联篇得我惊"则赞美了鲁的诗才,让诗人感到惊喜。
接下来的两句"酬唱蜂腰徒自苦,弃捐鹤膝太无情",运用了比喻,"蜂腰"形容诗人的勤奋,但过于辛苦;"鹤膝"则可能指鲁的诗作过于雕琢,显得无情趣。诗人批评这种过度的文学追求可能会失去生活的真谛。
"故人何止十年别,上座曾同千里行"回忆了与鲁的深厚友谊,即使多年分离,共同经历的长途跋涉仍历历在目。最后一句"散策寻幽江上路,何时归践白鸥盟"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重逢,共享自然宁静的时光,重温旧日的盟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又有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宋诗的婉转含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