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官既世袭,山阳更娇妒
出处:《咏史二十一首》
元末明初 · 刘基
建光悖祖德,封爵逮阉竖。
忠良坐荼毒,陨涕盈道路。
南巡既不返,狡窟宁久固。
功成十九侯,事巳非细故。
况闻用骨鲠,乃以浮阳疏。
中官既世袭,山阳更娇妒。
时事亦可知,君子独未寤。
美哉吴长史,衡门掩秋露。
忠良坐荼毒,陨涕盈道路。
南巡既不返,狡窟宁久固。
功成十九侯,事巳非细故。
况闻用骨鲠,乃以浮阳疏。
中官既世袭,山阳更娇妒。
时事亦可知,君子独未寤。
美哉吴长史,衡门掩秋露。
鉴赏
这首诗是刘基所作的《咏史二十一首》中的第十三首,主要通过历史事件来寓言和批评当时的时政。诗中批评了建光皇帝违背祖训,滥封爵位给宦官,导致忠良受到迫害,百姓哀痛,国家根基动摇。皇帝南巡而不归,权臣们的贪婪和争斗使得政权不稳。诗人指出,即使有十九位功臣,这样的行为也不是小事。接着,他讽刺那些被任用的官员,因为阿谀奉承而得宠,而真正的骨鲠之臣却被疏远。宦官权力的世袭和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诗人感叹,时局如此明显,但君子们却未能醒悟。最后,诗人赞扬了吴长史的清高品格,他的居所简陋,如同秋露中的衡门,象征着高尚的节操。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揭示了权臣当道、忠诚受贬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公正和贤能者的敬仰,以及对昏庸统治的忧虑。刘基的诗歌风格犀利,寓意深远,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