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年不逢亦偶尔,吾将种麦耕东皋
出处:《辛卯秋旱已极至八月晦天大雷雨》
元 · 成廷圭
八月晦日雷怒号,大雨如注风萧骚。
捷如鬼神撼山岳,涌若江海翻波涛。
屋茅平卷一重去,河水忽涨三尺高。
惊鸿翅湿飞不起,散乱中泽呼其曹。
云龙有意洗兵甲,下与苍生舒郁陶。
浮云收敛赤日见,天宇廓远无纤毫。
岁年不逢亦偶尔,吾将种麦耕东皋。
捷如鬼神撼山岳,涌若江海翻波涛。
屋茅平卷一重去,河水忽涨三尺高。
惊鸿翅湿飞不起,散乱中泽呼其曹。
云龙有意洗兵甲,下与苍生舒郁陶。
浮云收敛赤日见,天宇廓远无纤毫。
岁年不逢亦偶尔,吾将种麦耕东皋。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辛卯秋旱已极至八月晦天大雷雨》描绘了秋季干旱后突如其来的猛烈雷雨景象。诗的前四句通过"雷怒号"、"大雨如注"、"风萧骚"和"捷如鬼神"的生动比喻,展现了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的壮观场面,仿佛天地间的力量在瞬间撼动山岳,波涛汹涌。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雨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屋茅被卷走,河水猛涨,连惊鸿也被打湿翅膀无法飞翔,呈现出一幅风雨肆虐的画面。诗人借"云龙有意洗兵甲",寓意这场雨是上天的恩赐,旨在洗涤尘世的苦难,为百姓带来生机。
雨过天晴后,"浮云收敛","赤日见",象征着希望的到来,"天宇廓远无纤毫"则描绘出雨后天空的清澈与广阔。最后两句,诗人感慨这样的暴雨虽罕见,但仍能带来丰收的可能,表达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决定在东皋耕种麦子,期待来年的丰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现象,寓含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