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全文

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出处:《送王判官
唐 · 徐安贞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
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
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拼音版原文

míngyuèkāisānxiáhuāyuánchū
chéngchíqīngyānhuǒ绿lín西

wèiwángchéngwéichóuxiān
dōngxiàguīzhàodàiyuán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亮。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
花源:比喻美丽的山水或仙境。
五溪:古代中国五个著名的河流。
城池:城市。
青壁:青色的城墙。
烟火:炊烟。
绿林:绿色的树林。
王程:皇帝或官员的命令和行程。
仙路:指通往仙境的道路。
归棹:归航的船。
夜猿啼:夜间猿猴的叫声,象征着夜晚和孤独。

翻译

明亮的月亮照亮了三峡,花的源头来自五条溪流。
城市隐藏在青色的城墙之内,炊烟袅袅升起在绿色的树林西边。
我不惧怕王命催促的行程,只担心迷失在仙人的道路上。
从巴东顺流而下的船只,不要等到夜晚猿猴的啼声才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首句“明月开三峡”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送别时的壮丽景色,三峡在这里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有着象征意义,代表着一段旅途的开始或结束。而“花源出五溪”,则通过对比衬托增强了自然之美,生动形象。

中间两句“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景色。城墙依旧,烟火升腾,显示出一份平和与祥和,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可能是对离别之情的抒发。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王程可能指的是官途仕进,而诗人并不畏惧那复杂而紧迫的人世纷争,他所担忧的是自己追求的理想之路——“仙路”,即精神追求或艺术创作的道路,感到迷茫和困惑。

末了两句“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则是对送别场景的具体描绘。巴东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归棹”则意味着归途的开始。而“莫待夜猿啼”,则是在告诫对方不要等到夜晚猿啼之声响起才离开,暗含了一种急迫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送别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