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灭由来归泡沫,欲将灵迹问波神
出处:《观浦口珠泉》
明 · 徐熥
一泓如练净无尘,幻出明珠颗颗新。
疑是鲛宫逢贾客,难于金谷换佳人。
夜光不说昆明水,照乘何须合浦滨。
生灭由来归泡沫,欲将灵迹问波神。
疑是鲛宫逢贾客,难于金谷换佳人。
夜光不说昆明水,照乘何须合浦滨。
生灭由来归泡沫,欲将灵迹问波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浦口珠泉”的独特景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哲理思考巧妙融合。
首句“一泓如练净无尘”,以“如练”形容泉水清澈透明,如同白绸般纯净,没有一丝尘埃,展现出水的清澈与纯净之美。接着,“幻出明珠颗颗新”一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水中闪烁的光芒比作颗颗新出的珍珠,不仅描绘了水面上点点光芒的景象,也暗示了这泉水中蕴含着某种神秘而珍贵的特质。
“疑是鲛宫逢贾客,难于金谷换佳人”两句,进一步展开想象,将这泉景与神话传说相联系。诗人想象这泉水可能是鲛人(传说中的海中生物)与商人相遇的地方,或是难以用金谷(古代富商的财富象征)换取的佳人,以此表现泉水的非凡价值和吸引力。
“夜光不说昆明水,照乘何须合浦滨”两句,通过对比昆明水和合浦滨的夜光,强调了这泉景的独特之处。昆明水和合浦滨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夜光之地,但诗人认为这里的光芒更为独特,不需要与之比较,自成一格。
“生灭由来归泡沫,欲将灵迹问波神”最后两句,诗人从自然现象中提炼出深刻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世间万物的生灭变化最终都会归于虚无,如同泡沫般短暂而易逝。他想要询问波神,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灵迹和深意。这一问,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浦口珠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生命、宇宙、自然规律的哲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