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喜等身书已就,埋头端欲事邱坟
出处:《赠李经彝观察》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长沙乱后失相闻,抗节难污始见君。
谁识伯休真卖药,还从太白细论文。
孑遗聊胜虫沙尽,危行宁妨鸟兽群。
稍喜等身书已就,埋头端欲事邱坟。
君著《诸子文萃》,不日刊行。
谁识伯休真卖药,还从太白细论文。
孑遗聊胜虫沙尽,危行宁妨鸟兽群。
稍喜等身书已就,埋头端欲事邱坟。
君著《诸子文萃》,不日刊行。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赠给李经彝观察的作品,表达了对李经彝在战乱后坚守节操的赞赏。首句“长沙乱后失相闻”,描绘了战乱后的环境,诗人与李君失去了联系。接着,“抗节难污始见君”赞扬了李经彝的高尚节操,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保持纯洁。
“谁识伯休真卖药,还从太白细论文”引用典故,将李经彝比作东汉隐士严遵(字伯休)和唐朝诗人李白,暗示他不仅有高洁品性,还擅长学术讨论。诗人认为李君虽身处乱世,但其才华犹在,犹如遗世独立。
“孑遗聊胜虫沙尽,危行宁妨鸟兽群”进一步赞美李经彝的坚韧与孤独,即使在险恶环境中,他的行为也不容玷污,如同孤鸟独行,却不受群兽干扰。最后,“稍喜等身书已就,埋头端欲事邱坟”表达对李君完成大量著作的欣慰,他专心致志,仿佛为学术事业而生。
结尾两句“君著《诸子文萃》,不日刊行”,直接提到李经彝的著作即将出版,预示着他的学术成果将得以流传,这也是对他的未来寄予厚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颂李经彝的品格和学术成就为主,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