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斋松菊静,愿卜子为邻
出处:《赠文士王雄》
唐 · 郑谷
知己竟何人,哀君尚苦辛。
图书长在手,文学老于身。
公道天难废,贞姿世任嗔。
小斋松菊静,愿卜子为邻。
图书长在手,文学老于身。
公道天难废,贞姿世任嗔。
小斋松菊静,愿卜子为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知己: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哀君:为你的遭遇感到悲哀。
尚:仍然。
苦辛:辛劳困苦。
图书:书籍。
长在手:始终握在手中。
老于身:如同岁月般积累在身上。
公道:公正的道理。
天难废:难以废弃。
贞姿:坚贞的品格。
世任嗔:世间无人指责。
小斋:小书斋。
松菊:象征高洁的松树和菊花。
静:宁静。
卜子:希望成为。
为邻:作为邻居。
翻译
真正了解我的人是谁呢,我为你感到深深的悲哀,你仍然承受着许多辛劳。书籍始终握在手中,文学的修养如同岁月般深深烙印在你的身上。
公正的道理即使在天意中难以废弃,你的坚贞品性世间无人能指责。
在你的小书斋里,松菊相伴宁静,我希望能与你成为邻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名为《赠文士王雄》。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知己、学问和品德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切向往。
"知己竟何人,哀君尚苦辛。"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持有深厚的情感,同时也感到这种理解是多么不易获得,是一种辛勤的追求。
"图书长在手,文学老于身。" 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学问渊博和对文学的执着投入。他将图书紧握不放,文学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道天难废,贞姿世任嗔。" 这里强调了公正与美好的品德是宇宙永恒之物,即使在世人眼中可能遭受责难,但这些品质本身是不容废弃的。
最后两句"小斋松菊静,愿卜子为邻。" 描述了诗人希望拥有一个宁静的小空间,那里种植着松树和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而他所表达的愿望,是希望志同道合的人能成为他的邻居,这样便可共享彼此的学问与品德。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学问和美好品质的珍视,更透露出他对于精神上的沟通和生活上简单宁静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