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德已深天必报,大儿玉立最清修
出处:《寄赠竹隐李聘君》
宋 · 李昴英
圆沙有此隐君子,短褐枯筇自一丘。
安乐窝中宽宇宙,逍遥游处眇公侯。
逢人皆喜一无忤,于世何求百不忧。
种德已深天必报,大儿玉立最清修。
安乐窝中宽宇宙,逍遥游处眇公侯。
逢人皆喜一无忤,于世何求百不忧。
种德已深天必报,大儿玉立最清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圆沙:隐居之地。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短褐:简陋的衣服。
枯筇:枯萎的竹子。
一丘:一个小山丘。
安乐窝:舒适的生活环境。
宽宇宙:包容万物的心境。
逍遥游:自由自在的生活。
公侯:贵族或显赫人物。
逢人皆喜:对所有人都和颜悦色。
一无忤:没有任何违逆。
百不忧:没有什么忧虑。
种德:积累善行。
天必报:上天会给予回报。
大儿:长子。
玉立:形容人品行端正。
清修:清高、修养好。
翻译
这里有一个隐居在圆沙的君子,身穿简朴衣裳,手握枯竹,独自生活在一个小山丘上。他的安乐窝里仿佛包容了整个宇宙,他在那里自由自在,不把世俗的公侯放在眼里。
他遇到每个人都面带笑容,从不违背他人,对世间的事物无所求,内心无忧无虑。
因为他深深播种了美德,上天必定会回报他,他的大儿子气质出众,品行高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态度。
"圆沙有此隐君子,短褐枯筇自一丘。" 这两句通过对隐居之所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理念,其中“圆沙”和“短褐”都是隐喻诗人简单纯朴的生活,“一丘”则象征着隐居者的孤独与自在。
"安乐窝中宽宇宙,逍遥游处眇公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和快乐,以及对权贵名位的超然物外。这里的“窝”指的是隐居之所,而“宇宙”则象征着广阔无边的心灵空间。
"逢人皆喜一无忤,于世何求百不忧。"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与世无争、心态平和的生活哲学,无论遇到什么人都能保持一颗喜悦之心,对世间万物持有一种接纳与包容。
最后两句“种德已深天必报,大儿玉立最清修。” 则表达了诗人对德行积累和回报的信念,以及对于个人品性的修养和追求。这里的“大儿”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子嗣,而“玉立”则象征着高洁无暇。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心灵宁静和道德修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