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全文

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

出处:《
唐 · 李峤
寂寞蓬蒿径,喧喧湫隘庐。
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孟母迁邻罢,将军辞第初。
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

拼音版原文

pénghāojìngxuānxuānqiūài
lóngchángzhězhéshíyǐnrénchē

mèngqiānlínjiāngjūnchū
shuíliáncǎoxuánchùduìchuángshū

注释

寂寞:孤独。
蓬蒿:野草。
径:小路。
喧喧:嘈杂。
湫隘:狭窄。
长者:年长有德的人。
辙:车轮痕迹。
故人:老朋友。
孟母:孟子的母亲(孟母三迁的故事)。
迁:搬家。
将军:指有权势的人。
辞第:离开府邸。
草玄:研读经书,这里借指刻苦学习。
处:地方。
一床书:满床的书籍。

翻译

孤独的小径长满蓬蒿,狭小的房屋人声嘈杂。
常常遇到长者的车辙,有时也引来旧友的车辆。
孟母为了孩子离开原居,将军刚刚辞别官邸开始新程。
有谁会怜惜那埋头苦读之处,独自面对满床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和萧索的生活氛围,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寂寞蓬蒿径"和"喧喧湫隘庐"两句,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偏僻的居住环境,其中"蓬蒿径"指的是被野草覆盖的小路,而"湫隘庐"则是指那些位于水边、树荫下或是山脚下的简陋房屋,"喧喧"形容声音杂乱,可能是因为多的人或动物活动的声音。

接下来的"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两句,则从时间的维度上,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屡逢"意味着频繁遇见,而"长者辙"则是指那些年长者的足迹或痕迹;"时引故人车"则是在特定的时间(可能是某个节日或者纪念日)去牵引那些记忆中的旧友的马车。

第三部分"孟母迁邻罢,将军辞第初"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诗人的个人情感。"孟母迁邻"出自《列女传》,讲述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而搬家,以寻找更适宜的教育环境;"罢"字在这里用来表示完成或终止;"将军辞第初"则可能是指一位将领在他任职生涯开始时离开了自己的住宅,表达了一种离别和新的开始。

最后两句"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则描绘了诗人孤独的读书生活。"草玄"可能指的是荒凉的环境或者是未被人注意到的角落;"独对一床书"则形容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厚厚的一叠书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寂寞生活的感受,以及他对于知识和过往记忆的珍视。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丰富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