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石雨花深浅见,蓬山水墨有无中
出处:《池中假山》
明 · 成鹫
不数昆明汉武功,和盘托出蕊珠宫。
蕉声澈底添新溜,草色连天接远空。
锦石雨花深浅见,蓬山水墨有无中。
何人折苇浮杯去,稳坐渔矶下钓筒。
蕉声澈底添新溜,草色连天接远空。
锦石雨花深浅见,蓬山水墨有无中。
何人折苇浮杯去,稳坐渔矶下钓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池中假山景象。诗人以昆明汉武功为对比,将眼前的景致比作托出蕊珠宫的和盘,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通过“蕉声澈底添新溜,草色连天接远空”的描绘,展现了水声与草色交织的自然之美,仿佛能听到清脆的水声,看到草色延伸至天际,连接着远方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
接着,“锦石雨花深浅见,蓬山水墨有无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池中假山的神秘与雅致。锦石在雨花的映衬下,色彩深浅可见,蓬山则在水墨的描绘中,虚实相生,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最后,“何人折苇浮杯去,稳坐渔矶下钓筒”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引出了一个隐士般的人物形象,他或许正悠然自得地坐在岸边的渔矶上,手持钓竿,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在。这样的结尾,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池中假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