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高思救郑,晋鄙难摧秦
出处:《曾公子樱挽诗》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公子少游侠,甘心信陵君。
玉颜舒苕华,长剑吐浮云。
贤豪与争博,睚眦尝下人。
弦高思救郑,晋鄙难摧秦。
慷慨请兵符,肝肠感三军。
吁嗟乌合众,为阵何纷纭。
横戈当瞿唐,出没如鬼神。
我扼其咽喉,贼气不得伸。
士卒坚如山,对垒动兼旬。
玉颜舒苕华,长剑吐浮云。
贤豪与争博,睚眦尝下人。
弦高思救郑,晋鄙难摧秦。
慷慨请兵符,肝肠感三军。
吁嗟乌合众,为阵何纷纭。
横戈当瞿唐,出没如鬼神。
我扼其咽喉,贼气不得伸。
士卒坚如山,对垒动兼旬。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曾公子樱的英勇人物形象,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其游侠精神、智勇双全以及在战场上的非凡表现。诗人以“公子少游侠,甘心信陵君”开篇,将曾公子樱与战国时期的著名游侠信陵君相提并论,暗示其不凡的侠义精神和勇气。
接着,“玉颜舒苕华,长剑吐浮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曾公子樱的美貌与剑光比作苕花与浮云,既展现了其外在的英姿,也暗示了其内在的锐气与力量。随后,“贤豪与争博,睚眦尝下人”则进一步刻画了他与贤能之士共事,面对小人时也能保持谦逊的态度,体现了其人格魅力与处世智慧。
“弦高思救郑,晋鄙难摧秦”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曾公子樱像春秋时期的弦高一样,有着救助弱小、对抗强敌的决心和行动力。而“慷慨请兵符,肝肠感三军”则描述了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请求兵权,其壮烈之举感动了三军将士,彰显了其领导才能和影响力。
最后,“我扼其咽喉,贼气不得伸”形象地描绘了曾公子樱在战场上对敌人的压制,使得敌人无法施展其力量。“士卒坚如山,对垒动兼旬”则赞扬了士兵们的坚定意志和持久战力,共同维护了战场上的稳定局面。
整首诗通过对曾公子樱的多方面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人们对于英雄主义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