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我昔飞梦登其颠
出处:《题天台山人山水图》
明 · 胡奎
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我昔飞梦登其颠。
三更鸡鸣海水赤,白云万顷皆琼田。
长松如龙倚绝壁,飞瀑悬崖练花白。
仙人邀我饭胡麻,洞府高寒留不得。
却从天姥蹋虹霓,独抱明河秋月归。
别来此境不复到,空谷夜夜青猿啼。
丹丘有客持束绢,使我玩之神不倦。
林峦暝色隔烟萝,仿佛当年梦中见。
故山桃花今有无,刘郎何不归仙都。
刘郎何不归仙都,莫向人间寻画图。
三更鸡鸣海水赤,白云万顷皆琼田。
长松如龙倚绝壁,飞瀑悬崖练花白。
仙人邀我饭胡麻,洞府高寒留不得。
却从天姥蹋虹霓,独抱明河秋月归。
别来此境不复到,空谷夜夜青猿啼。
丹丘有客持束绢,使我玩之神不倦。
林峦暝色隔烟萝,仿佛当年梦中见。
故山桃花今有无,刘郎何不归仙都。
刘郎何不归仙都,莫向人间寻画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天台山的向往与追忆,以及对山中美景的赞叹。开篇以夸张的手法描述天台山的高耸入云,引出诗人曾梦游其巅的经历。三更时分,海面泛红,云海如琼田,景象壮丽。接着,诗人笔下的天台山充满了神秘与浪漫,长松如龙,飞瀑如练,仙人邀请共餐,洞府高寒,令人流连忘返。
然而,梦境终归是梦境,诗人只能独自踏着彩虹,怀抱明河与秋月归来。离别之后,天台山的美景不再亲临,只有空谷中夜夜回荡的青猿啼声。诗人通过友人所持的山水图再次回味那段梦境般的经历,图中的林峦暮色,仿佛再现了当年梦中的景象。最后,诗人感慨故山的桃花是否依旧,表达了对仙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醒自己不应沉溺于人间的画图之中,而应追求真正的仙境生活。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