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
出处:《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
唐 · 常建
羸马朝自燕,一身为二连。
忆亲拜孤冢,移葬双陵前。
幽愿从此毕,剑心因获全。
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
碣石海北门,馀寇惟朝鲜。
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
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
寸心渔阳兴,落日旌竿悬。
忆亲拜孤冢,移葬双陵前。
幽愿从此毕,剑心因获全。
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
碣石海北门,馀寇惟朝鲜。
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
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
寸心渔阳兴,落日旌竿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燕:燕地。一身:一人。
二连:双重任务。
孤冢:孤坟。
双陵:双人合葬的陵墓。
幽愿:内心深处的愿望。
剑心:剑士之心。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旋:返回。
碣石:地名,古代边关。
馀寇:剩余的敌人。
袅袅:形容马匹轻盈。
白天:白昼。
生别:生离死别。
士卒:士兵。
渔阳兴:对渔阳的思念。
旌竿:旗帜杆。
翻译
瘦弱的马匹清晨从燕地出发,孤单一人肩负双重任务。想起亲人已长眠孤坟,决定将他们合葬在双陵之前。
心中的愿望从此了结,剑心也因此得以保全。
孟冬时节寒气逼人,我抚摸马鞍准备返回。
碣石位于海北之门,剩下的敌人只有朝鲜。
孤独的骑兵身影稀疏,轻盈地奔驰在白昼天际。
生死离别皆由自己选择,更何况作为士兵的我。
心中怀念渔阳之地,夕阳下旗帜飘扬映入眼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从燕地返回故乡的场景,通过对过往生活片段的回忆,以及对亲人墓地的拜祭,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国之思以及生离死别的哀伤。其中“羸马朝自燕,一身为二连”表现了旅人心中急切想要回到故乡的心情,而“忆亲拜孤冢,移葬双陵前”则是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中的“幽愿从此毕,剑心因获全”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已了,精神上也获得了一种解脱。紧接着,“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则是对严酷自然环境和旅途中的艰辛描述,同时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春天所期待温暖。
“碣石海北门,馀寇惟朝鲜”这一句表明了诗人所处的地域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接着,“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则描绘了一幅严冬中旅人孤独行走的景象。
最后两句“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和“寸心渔阳兴,落日旌竿悬”,诗人表达了对于生命自主权的思考,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沉痛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以及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幅深邃而哀伤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