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馥腾刍草,馀春散妙莲
出处:《刺血写经解祠部逋》
宋 · 释居简
幽馥腾刍草,馀春散妙莲。
若无皮下血,宝所待驴年。
若无皮下血,宝所待驴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名为《刺血写经解祠部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
首句“幽馥腾刍草”,以“幽馥”形容佛法的深邃与香气,将佛法比作从草丛中散发出的幽香,暗示佛法虽不显眼却能深入人心。接着“馀春散妙莲”,以“馀春”象征佛法在春天的余晖中绽放,比喻佛法在世间万物中显现其妙处,如同妙莲在春末盛开,美丽而珍贵。
“若无皮下血,宝所待驴年。”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实践的深刻理解。这里的“皮下血”比喻内心的真诚与付出,强调了修行者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牺牲,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而“宝所待驴年”则暗示了佛法的珍贵与难得,需要修行者付出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得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虔诚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佛法实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