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月中顾兔难离腹,风里杨花易失条全文

月中顾兔难离腹,风里杨花易失条

出处:《哭稚女雁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汝母泉台久寂寥,香魂应念女儿娇。
月中顾兔难离腹,风里杨花易失条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稚女雁(其十五)》。诗中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已故幼女的深切怀念与悲痛之情。

首句“汝母泉台久寂寥”,以“汝母”称呼亡女,表达了对女儿的深情呼唤,同时暗示女儿已逝,母亲在另一个世界感到孤独寂寞。“泉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阴间地府,此处借指亡灵所在之地。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女儿的思念,也流露出对亡灵世界的哀怜。

次句“香魂应念女儿娇”,“香魂”指的是亡者的灵魂,这里用以形容女儿的灵魂纯净美好。“应念”则表达了诗人相信女儿的灵魂会怀念自己,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同时,“女儿娇”三字生动地描绘出女儿生前的可爱形象,充满了温馨与怀念。

接下来两句“月中顾兔难离腹,风里杨花易失条”,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第一句“月中顾兔难离腹”中的“顾兔”是指月亮上的兔子,这里象征着女儿的纯洁与无辜。诗人想象女儿在月宫中顾念着自己的母亲,难以割舍这份亲情,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的深深依恋和不舍。第二句“风里杨花易失条”中的“杨花”比喻轻盈飘逸的事物,这里用来象征女儿的生命短暂而美好。风中的杨花容易随风散落,失去了枝条的束缚,这既是对女儿生命易逝的感慨,也是对女儿美好生命的赞美。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寄托了诗人对女儿的无限思念和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幼女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