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车驷马从知好,只恐风尘涅素丝
出处:《谢病得请口号四首》
明 · 黄仲昭
归路新秋暑渐微,到家正及菊花时。
沉冥岂是甘沮溺,经济元须让稷夔。
书卷昼长聊足遣,山田岁熟可无饥。
高车驷马从知好,只恐风尘涅素丝。
沉冥岂是甘沮溺,经济元须让稷夔。
书卷昼长聊足遣,山田岁熟可无饥。
高车驷马从知好,只恐风尘涅素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的喜悦与内心的平静。首句“归路新秋暑渐微”点明了季节的变化,新秋之季暑气逐渐消退,为归家之旅增添了几分凉爽与舒适。接着,“到家正及菊花时”一句,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恰到好处,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和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沉冥岂是甘沮溺,经济元须让稷夔”两句,表达了诗人并非甘于隐居,而是有着更广阔的抱负和理想。“沉冥”指深思或隐居,“沮溺”出自《论语》,比喻避世隐居。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治理的贡献,认为自己应该像大禹、皋陶这样的贤臣一样,为国家出谋划策。
“书卷昼长聊足遣,山田岁熟可无饥”两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白天读书以消磨时光,而家乡的农田丰收,足以解决温饱问题,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给自足生活的满足感。
最后,“高车驷马从知好,只恐风尘涅素丝”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荣誉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保持内心纯净的担忧。高车驷马代表了显赫的地位和荣耀,但诗人担心在名利场中,自己的心灵可能会被玷污,失去原有的纯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家后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