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供粝米堪糊口,夜展羊裘足掩身
出处:《和紫阳先生韵八首》
明 · 杨爵
岁岁年年一罪人,戚怀未得了吾真。
日供粝米堪糊口,夜展羊裘足掩身。
塞上风霜寒将士,天涯桎梏老孤臣。
总然不计生和死,触目纷纷也惨神。
日供粝米堪糊口,夜展羊裘足掩身。
塞上风霜寒将士,天涯桎梏老孤臣。
总然不计生和死,触目纷纷也惨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囚禁的罪犯内心复杂的情感与生活状态。首句“岁岁年年一罪人”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年复一年地生活在囚禁之中,暗示着长时间的苦难与煎熬。接着,“戚怀未得了吾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似乎在寻求某种解脱或理解,但又似乎难以真正找到答案。
“日供粝米堪糊口,夜展羊裘足掩身”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的生存状态。白天勉强维持生计,夜晚则以简陋的衣物遮体,生活极其艰苦朴素。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物质条件的匮乏,也暗示了精神世界的孤独与挣扎。
“塞上风霜寒将士,天涯桎梏老孤臣”进一步扩展了诗人的形象,将个人命运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这里不仅提到了边疆的将士们,也暗指了远方被囚禁的官员(孤臣),他们面对的是更为严酷的环境与命运。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怀,也加深了他自身境遇的悲凉感。
最后,“总然不计生和死,触目纷纷也惨神”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超脱态度,以及面对种种不幸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尽管他可能已经看淡生死,但眼见周围的一切仍然让他感到心神俱疲。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深刻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某些层面的现实状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