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佛法无多子,天下丛林不奈何
出处:《颂古七十六首 其二十四》
宋 · 释士圭
狸奴白牯念摩诃,争似南泉打破锅。
虽然佛法无多子,天下丛林不奈何。
虽然佛法无多子,天下丛林不奈何。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充满了哲理与幽默。"狸奴白牯念摩诃",狸奴和白牯都是对猫的别称,这里借指众生,"摩诃"是大乘佛教中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广大与深邃。诗人以猫念大乘佛教为喻,引出下文。
"争似南泉打破锅",南泉是唐代著名禅师,此处以南泉比喻高明的禅师,打破锅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打破常规、超越束缚。整句诗意在表达,与众生念大乘佛教相比,不如像南泉那样打破常规,寻求更深层次的领悟。
"虽然佛法无多子",这里的"佛法"泛指佛教教义,"无多子"则是说佛法并非难以理解,而是深奥且丰富。诗人在此强调佛法的普遍性与深刻性。
"天下丛林不奈何","丛林"在这里指的是佛教寺院,"不奈何"则表示无法抗拒或无法解决的意思。整句诗意在表明,无论是在佛教的寺院中还是在世间,佛法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无法忽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法的广泛性和深邃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的主题。它既体现了禅宗的智慧,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