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怀不作功名想,衰鬓从教儿女怜
出处:《次韵雪冈徐景星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穷腹便便诧老边,敢将文字压前贤。
愁怀不作功名想,衰鬓从教儿女怜。
客路知心惟有月,书灯话旧更何年。
欲投名字来吟社,已湿寒灰不复然。
愁怀不作功名想,衰鬓从教儿女怜。
客路知心惟有月,书灯话旧更何年。
欲投名字来吟社,已湿寒灰不复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的《次韵雪冈徐景星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和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首联“穷腹便便诧老边,敢将文字压前贤”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境遇和心态。他形容自己饱受生活的艰辛,却依然敢于以自己的文字与前辈大师相抗衡,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仍不失自信与勇气的精神风貌。
颔联“愁怀不作功名想,衰鬓从教儿女怜”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再将功名利禄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衰老与家庭的亲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亲情的珍视。
颈联“客路知心惟有月,书灯话旧更何年”则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在旅途中,只有明月能成为他的知己;夜晚,借着灯光与友人交谈往事,却不知这样的时光还能有多少。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蕴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尾联“欲投名字来吟社,已湿寒灰不复然”表达了诗人渴望参与文学交流的愿望,但又意识到自己的热情可能已如寒灰,难以再燃起。这既是对自身现状的无奈承认,也是对文学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亲情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