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全文

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

出处:《哀国子黄助教
宋 · 梅尧臣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冬秋。
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
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
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
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
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
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
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
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
曷其禀赋薄,安得被王侯。
旅殡欲焉托,定将葬何州。
生为四方游,死当不择丘。
岂必归故乡,万里过山头。

拼音版原文

zhěsòngshuōqióngqiū

qúnwèijiěhánzhūjiànqiú

mǐnchēnghuángchángkǒngxuéliú

yǒupíngwéizhōu

shūjiāngwànjuànzǎixíngniú

niánláijīngshīmǎnqièfēntóu

bànzàichǔjiānbànzhàowèizōu

zuóguānjiànqīngpáobiànqiú

jīncháowèicùnmìngchóu

wénhándāngōngāizhī使shǐliǎnshōu

bǐngbáoānbèiwánghóu

bìnyāntuōdìngjiāngzàngzhōu

shēngwèifāngyóudāngqiū

guīxiāngwànguòshāntóu

注释

博:广泛。
诵说:朗诵解说。
黄夫子:对读书人的尊称。
流:流传、进步。
徒:弟子。
刳舟:破船,比喻困境。
万卷:极言书籍之多。
箧:竹箱,古时盛物之具。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绨裘:厚实的丝绵衣服。
异物:指地位或身份的变化。
命雠:生死对头,这里指俸禄微薄难以维持生活。
邯郸公:虚构的人物,表示同情者。
旅殡:旅途中暂存的灵柩。
择丘:选择墓地。
归故乡:返回家乡。
山头:形容路途遥远。

翻译

读书人追求广泛,冬夏不停研读经书。
还未脱下衣服,就带着书去寻求官位。
福建人称他黄夫子,担心学问不能与时俱进。
他的弟子像浮萍般漂泊,围绕在他身边。
他藏书众多,出行却无车马。
去年来到京城,书籍分寄各地。
一半留在吴楚之地,一半散布赵魏区域。
昨日被高官推荐,衣着从青袍变为厚实的绨裘。
如今身份改变,微薄俸禄成了生死仇敌。
只有邯郸公同情,派人收拾遗体。
为何命运多舛,无法成为王侯。
旅居的灵柩不知何处安放,可能葬在何方。
活着时游历四方,死后无需选择墓地。
不必非回故乡,长途跋涉过万水千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哀国子黄助教》,表达了对黄助教的哀悼和对其学术生涯的感慨。诗中描绘了黄助教勤奋好学的形象,他博览群书,即使寒冬酷暑也不停歇,被誉为“闽称黄夫子”。然而,他的学问虽然广博,生活却颇为艰辛,衣物破旧,书籍众多却无马车运输,只能徒步行走。

黄助教曾寄书京城,但大部分书籍分散各地。尽管他曾得到大官推荐,但命运多舛,贫寒至极,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诗人感叹黄助教天赋不足,未能获得更好的际遇,死后连个妥善的安葬之地都成问题。他生前漂泊四海,死后也不愿选择故乡,而是任由命运安排,无论何处皆可。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赞扬了黄助教的学术精神,又揭示了他生活的困苦,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微言大义,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