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与商孰贤,赐与回孰富
出处:《梦中题尊经阁醒后述之博笑》
明 · 袁宏道
壮哉尊经阁,缥缈入烟雾。
千山列鲁儒,拱揖不知数。
俗竞形家言,两塔遥相顾。
累土作尖峰,上有参天树。
海阳多贾人,纤啬饶积聚。
握算不十年,丰于大盈库。
富也而可求,执鞭所忻慕。
金口亲传宣,语在述而处。
师与商孰贤,赐与回孰富。
多少穷乌纱,皆被子曰误。
千山列鲁儒,拱揖不知数。
俗竞形家言,两塔遥相顾。
累土作尖峰,上有参天树。
海阳多贾人,纤啬饶积聚。
握算不十年,丰于大盈库。
富也而可求,执鞭所忻慕。
金口亲传宣,语在述而处。
师与商孰贤,赐与回孰富。
多少穷乌纱,皆被子曰误。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创作,名为《梦中题尊经阁醒后述之博笑》。诗中描绘了尊经阁的壮观景象,以及对儒家文化的深刻思考。
首句“壮哉尊经阁,缥缈入烟雾”描绘了尊经阁的雄伟与神秘,仿佛它飘浮在云雾之中,给人以无限遐想。接着,“千山列鲁儒,拱揖不知数”进一步强调了尊经阁作为学术殿堂的地位,众多的学者如鲁儒一般,围绕着它恭敬地行礼,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敬仰。
“俗竞形家言,两塔遥相顾”则反映了社会上对于风水学说的追逐,而“累土作尖峰,上有参天树”则以自然景观比喻尊经阁的崇高地位,树冠高耸,象征着知识的深远与广博。
“海阳多贾人,纤啬饶积聚”描述了商业繁荣的景象,而“握算不十年,丰于大盈库”则赞扬了商人通过智慧与努力积累财富的能力。“富也而可求,执鞭所忻慕”表达了对财富追求的肯定态度,同时也暗示了权力与地位的渴望。
最后,“金口亲传宣,语在述而处”提到了孔子的话语,强调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师与商孰贤,赐与回孰富”则是对道德与物质价值的探讨,提出了对个人品质与财富的评价标准。“多少穷乌纱,皆被子曰误”则以戏谑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观念的反思,指出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与地位可能会导致内心的空虚。
整首诗通过对尊经阁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道德、财富与权力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