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愧其人,安敢自皇息
出处:《和感遇并杂诗六首》
明 · 释妙声
悲风抎黄桑,茇舍依樲棘。
岁歉儿苦饥,家贫母犹织。
寒窗秉机杼,卒岁不成匹。
里胥夜蹋门,叫怒催纴织。
蹇余晚归田,耕不如神力。
一饭愧其人,安敢自皇息。
岁歉儿苦饥,家贫母犹织。
寒窗秉机杼,卒岁不成匹。
里胥夜蹋门,叫怒催纴织。
蹇余晚归田,耕不如神力。
一饭愧其人,安敢自皇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在艰难岁月中的生活情景。诗人以悲凉的秋风吹过黄桑的形象开篇,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居住的简陋小屋仅能依托荆棘为墙,反映出家庭的贫穷。孩子因饥饿而受苦,母亲尽管家境困顿,仍坚持纺织以维持生计。她深夜在寒冷的窗户下辛勤劳作,一年到头却织不出足够的布匹。
地方官吏夜间强行闯入,粗暴地催促她加快织布,这加重了她的负担。诗人自己虽然晚归农田,但即使尽力耕作,也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他深知每一餐都对那辛勤劳作的母亲是一种亏欠,因此不敢轻易休息,表达了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