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
出处:《月夜游太湖》
明 · 高启
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
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
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
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
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
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
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
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
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月夜游太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秋夜湖景图。首联“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决定游览太湖以寻求心灵的宁静。颔联“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写出了湖面在夜晚的静谧,远处的水面映照着夜色,广阔的天空仿佛被秋意染成一片苍茫。
颈联“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运用比喻,将湖面比作宽广的青草地,月亮则如洁白的莲花漂浮其上,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月夜下的湖光月色。接着,“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描绘了湖面上微风吹过山谷,带来悠扬的笛声,深夜里,月光照亮了船头,如同悬挂在天际。
尾联“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动态美,树叶随着鸟儿的飞翔而飘落,山峦似乎也随着湖波的起伏而移动。最后,“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理想的难以追寻,表达出一种超脱而又无奈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下太湖的美景,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