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无复兔苑游,蔓草鸣蝉自春夏
出处:《大梁行送陆白庵同年使周藩》
明 · 王立道
大梁自昔称中土,屹屹重城壮天府。
险塞何须数崤谷,膏腴宁复论鄠杜。
城中日暮起歌钟,五千户邑擅侯封。
樊楼灯火晃清昼,平台车马如游龙。
驱车走马遥相索,意气千金轻一诺。
贳酒春城百步喧,呼鹰秋苑双鸧落。
夷门西望日苍苍,修竹依然见故墙。
行人不解思公子,父老犹能说孝王。
孝王本出帝王家,园池宾客盛豪华。
邹枚献赋骋文藻,胜诡进说生阴邪。
一朝汉法不相假,斧质随来赤墀下。
旌旗无复兔苑游,蔓草鸣蝉自春夏。
吁嗟盛衰各有时,古人遗迹今人悲。
子长自是好奇士,君到梁园早寄诗。
险塞何须数崤谷,膏腴宁复论鄠杜。
城中日暮起歌钟,五千户邑擅侯封。
樊楼灯火晃清昼,平台车马如游龙。
驱车走马遥相索,意气千金轻一诺。
贳酒春城百步喧,呼鹰秋苑双鸧落。
夷门西望日苍苍,修竹依然见故墙。
行人不解思公子,父老犹能说孝王。
孝王本出帝王家,园池宾客盛豪华。
邹枚献赋骋文藻,胜诡进说生阴邪。
一朝汉法不相假,斧质随来赤墀下。
旌旗无复兔苑游,蔓草鸣蝉自春夏。
吁嗟盛衰各有时,古人遗迹今人悲。
子长自是好奇士,君到梁园早寄诗。
鉴赏
这首明代王立道的《大梁行送陆白庵同年使周藩》描绘了大梁(今河南开封)昔日的繁华景象和历史变迁。首句强调大梁历来是中原重镇,接下来通过“险塞”与“膏腴”对比,展现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富庶。诗人描述了城中的奢华生活,如歌钟声声、侯封显赫、灯火辉煌的樊楼和车水马龙的平台。
诗中还提及了大梁的风土人情,如樊楼夜市的热闹和猎鹰秋苑的豪兴,以及人们对古代贤君孝王的怀念。孝王虽曾显赫一时,但最终因汉法严苛而遭遇不幸,昔日的游乐之地也只剩下蔓草蝉鸣。
诗人感叹世事盛衰无常,提醒读者珍惜古人遗迹,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陆白庵出使周藩的期许,希望他在梁园能有所感悟并留下佳作。整首诗以历史感慨和对友人的祝愿交织,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故国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