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千载师,偃蹇生衰周
出处:《感遇诗》
清 · 陆世仪
仲尼千载师,偃蹇生衰周。
孟轲谈王道,七雄非其俦。
濂洛关闽儒,学至君未求。
晦翁振绝续,南渡时蒙羞。
嗟嗟鲁斋公,仕元以为尤。
岂天靳斯文,每出多邅遛。
展卷仰前哲,浩然忘我忧。
孟轲谈王道,七雄非其俦。
濂洛关闽儒,学至君未求。
晦翁振绝续,南渡时蒙羞。
嗟嗟鲁斋公,仕元以为尤。
岂天靳斯文,每出多邅遛。
展卷仰前哲,浩然忘我忧。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陆世仪的《感遇诗(其四)》以孔子和孟子为引,表达了对儒家学说在乱世中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孔子作为千载师表,生于衰微的周代,而孟轲倡导的王道思想在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显得不合时宜。接着提到了宋代的濂洛关闽儒学,暗示即使有深厚学识如朱熹(晦翁),在南宋南渡后也遭受了某种程度的挫折和耻辱。诗人对鲁斋公(即陆九渊)在元朝为官的经历表示惋惜,认为上天似乎并未眷顾儒家文化,使其屡遭波折。最后,诗人通过阅读古籍,仰慕先贤,希望能从他们的智慧中获得力量,忘却自身的忧虑,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