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此误人事多少,尧夫非是爱吟诗
出处:《首尾吟 其六十一》
宋 ·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春尽时。
有意落花犹去住,无情流水任东西。
莺传信处音声切,燕诉冤时言语低。
似此误人事多少,尧夫非是爱吟诗。
有意落花犹去住,无情流水任东西。
莺传信处音声切,燕诉冤时言语低。
似此误人事多少,尧夫非是爱吟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吟诗:作诗、写诗。
春尽时:春天快要过去的时候。
有意:有意识地。
去住:离去或停留。
无情:无情感的。
东西:这里指水流的方向,东流或西流。
莺传信:黄莺传递信息。
燕诉冤:燕子诉说冤屈。
误人:耽误或影响人。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是喜欢写诗,写诗对他来说是在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有意让落花停留或飘走,而无情的流水任凭它东流西逝。
黄莺传递消息时叫声急切,燕子诉说冤情时声音低沉。
这样的误会导致多少人事变迁,但欧阳修并非只是喜欢写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六十一首,邵雍以诗表达了他的生活感悟。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爱好而写诗,而是诗作源于他生活中的某种情感或体验。接下来的诗句“诗是尧夫春尽时”,暗示诗的创作往往发生在春天将逝之际,可能寓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有意落花犹去住,无情流水任东西”描绘了自然景象,落花有去有留,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选择;流水东流西淌,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这两句寓言性很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抗拒的深刻理解。
“莺传信处音声切,燕诉冤时言语低”通过莺鸟的啼叫和燕子的呢喃,传达出不同的情感色彩,莺声尖锐可能代表紧急的信息传递,燕语低沉则可能象征着无声的哀怨或申诉。这进一步深化了对人世悲欢离合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似此误人事多少,尧夫非是爱吟诗”总结全诗,强调他的诗歌并非仅为吟咏,而是源于对世间人事的深深反思和感慨,借此传达出人生的无奈与沧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展现了邵雍深沉的人生观和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