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籋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全文

籋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宋 · 苏轼
籋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拼音版原文

niéjìnshuāngzhàotóngránchūnxuězàichángsōng

cháoxíngcuīshōushéngqiáokànlóng

tànjuànyóuyàojiānglǎojiànqiānzhōng

yúnsānshìwéishēnzàiwèixiàng西nánshuōbìngróng

注释

籋尽:拂去。
霜须:霜白的胡须。
碧铜:碧绿的铜器。
犀浦:地名,可能指有犀牛出没的地方。
芋:一种植物,这里指芋头。
伏龙:可能是地名或传说中的龙潭。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形容豪华的车驾。
子云:扬雄,西汉文学家,此处借代长寿和学问。
西南:方位,可能象征远方或特定的方向。
病容:病态的样子,此处可能指诗人自比的困顿或病弱。

翻译

拂去霜白的胡须映照着碧绿的铜器,春天的雪花依然挂在高大的松树上。
清晨走过犀浦催促收割芋头,夜晚穿过绳索桥去看伏龙潭。
别叹息疲倦的旅程没有华丽的马车,要用老当益壮的精神对抗千杯美酒。
像扬雄那样历经三代只有身体尚在,我向西南方向述说我的病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籋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开篇两句通过对霜雪的描写,营造出一幅清冷而静谧的画面。霜须(即霜花)覆盖了树木,仿佛是用碧绿色的铜器雕琢而成,而春天的雪仍然停留在长松之上。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而且通过对比,突出了时序的错乱和季节的反常,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这里则是描写诗人与朋友一起在自然中活动的情景。犀浦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称,而绳桥则给人以遥远古朴之感。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更传达了与朋友共度时光的快乐和珍贵。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尽管旅途中可能会感到疲惫,但诗人并不因此而叹息,反而表示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去抵御岁月的侵袭,这里的“千钟”可以理解为豪饮,也象征着对生命力的庆祝。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子云(可能是古代某位高僧或隐士之名),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诗人也承认自己的身体还在尘世间,对朋友表示了自己因为健康问题无法长时间地陪伴。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且通过对友情和生命态度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豁达人生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