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涵珠宝尘埃外,夜抱银蟾天水中
出处:《洗心亭为华廷禧少参题》
明 · 林光
心无可洗洗何功,敢把亭名一叩公。
经史浇培灵府静,云山涤荡俗缘空。
书涵珠宝尘埃外,夜抱银蟾天水中。
万顷东溟真快意,未容解组郊龟蒙。
经史浇培灵府静,云山涤荡俗缘空。
书涵珠宝尘埃外,夜抱银蟾天水中。
万顷东溟真快意,未容解组郊龟蒙。
鉴赏
这首诗名为《洗心亭为华廷禧少参题》,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诗中描绘了洗心亭的环境与氛围,以及在此处静思、洗涤心灵的意境。
首联“心无可洗洗何功,敢把亭名一叩公”,开篇即点出主题,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对心灵净化的追求,同时以“亭名”引出下文,暗示此地是心灵净化之所。
颔联“经史浇培灵府静,云山涤荡俗缘空”,进一步描绘了洗心亭周围的自然环境,经史之风仿佛在浇灌着心灵的静谧,而云山则如同清泉一般,洗涤着世俗的杂念,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纯净的氛围。
颈联“书涵珠宝尘埃外,夜抱银蟾天水中”,将书籍比作珍贵的珠宝,置于尘埃之外,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高洁;夜晚怀抱明月于天水之中,则是心灵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万顷东溟真快意,未容解组郊龟蒙”,以广阔的东海为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远离官场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与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